WFU

2018年5月6日 星期日

藥物引起的骨壞死


藥物引起之顎骨壞死
Medication 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Jaw (MRONJ)



這個在2014年定義診斷群,早先叫做BRONJ Bisphosphonate 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Jaw,因為發現新藥Denosumab - Prolia ® (一種RANKL 的抑制劑),同樣也會造成顎骨壞死,所以改為MRONJ

目前在共識底下,因為雙磷酸鹽造成顎骨壞死有幾個危險因子:
1. 口服藥服用超過三年
2. 同時服用類固醇
3. 同時使用抗腫瘤藥物
4. 有進行拔牙等有關齒槽骨的手術

如果是針劑類,那就只要打一次,就算是高危險群
只要有服用雙磷酸鹽,又需要拔牙的患者,發生骨壞死的機率是沒用服用患者的33




這張圖是說明,口服雙磷酸鹽服用超過四年,顎骨壞死機率是大幅上升

現在問題來了,如果患者是使用針劑雙磷酸鹽治療骨質疏鬆,同時有服用類固醇。但是,他必須面臨拔牙,那該怎麼做可以減少骨壞死機率。

首先要知道,MRONJ 也是一種感染,因為骨頭癒合不良,破骨細胞功能不佳,血管生成不佳所造成的一連串骨頭癒合不良。在這階段,如果有細菌進入,本來我們可以抵禦的狀況,就會變成無防禦能力,所以造成了骨頭感染壞死。
所以我們能做就是盡可能減少細菌進入,多一些等待他的癒合生成。

1. 術前抗生素給予
2. 術前口腔清潔,漱口水使用
3. 術中減少外傷性的拔牙
4. 局部皮瓣擷取進行water-tight suture primary closure
5. 術後抗生素的給予

目前來說,都還只是case report 等級,沒有很高等級的evidence。我依照這樣的方式進行過10例以上的案例,幸運的是,目前還沒有因為這樣而出現骨壞死的情形。

比如以下這個case
- 80歲女性,因為四年前一場車禍傷及脊髓,骨科醫師開始給予Aclasta® 針劑注射,一年打一次,已經打四年了。同時還給予類固醇藥物。此次來之前一個月,總覺得左下顎不舒服,診所牙醫師一直不斷幫他治療,總是無法解決他的問題。直到有一天,左下牙齦有膿腫與膿漏管跑出,這才確定原因是左下智齒感染造成的疼痛。



可見左下智齒,儘管沒有在口腔內露出,只要沒有完全被骨頭包住,就會有出問題的一天


以軟針追蹤,可見膿包是從第三大臼齒來的

因為已經出問題了,所以只好進行拔牙。

遵行我上述的protocol:
1. 術前抗生素給予 :因為患者已經化膿,所以有給予持續的口服抗生素。
2. 術前口腔清潔,漱口水使用
3. 術中減少外傷性的拔牙:減少軟組織的傷害且速度盡量快。
4. 局部皮瓣擷取進行water-tight suture primary closure:利用軟組織的減張技巧達到拔牙傷口的完全密封。
5. 術後抗生素的給予

術後x-ray, 智齒拔除乾淨



術後回診,傷口癒合良好